江西省婺源縣有一處自然資源優良、耕讀文化厚重的徽州古村落——巡檢司村。歷史上,受盆地內有限資源和經常性局部災害的影響,巡檢司村衍生并傳承了基于自然的生態節制智慧,包括土地節制(順應地形建村,不破壞自然格局)、植被節制(保護風水林、涵養水源、調節氣候)、水資源節制(維護水口、挖塘蓄水、建筑存水)等方面,維持了整體農業生產和生活環境的持續利用,堪稱農業時代基于自然的可持續發展典范。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步伐的加快,長期自給自足的農業自穩機制和傳統的農業生態景觀被破壞,人口大規模外流,面臨逐漸凋敝的困境。2015年,上饒市、婺源縣和賦春鎮各級政府領導開拓創新,積極開展鄉村振興活動,創造各種條件,引進了北京大學教授俞孔堅帶領的設計團隊。該團隊以“保育本底、植入激活、新舊共生、與民共榮”的理念,開始在巡檢司村實驗“望山生活”——踐行一種看得見山、望得見水、有鄉愁的生活,探索鄉村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路徑。以詩意棲居、生態優農、全域旅游、研學實踐和文創藝術五位一體的“望山生活”正在巡檢司村生根開花,凋敝的鄉村和社區重新煥發生機。巡檢司村案例是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在中國鄉村振興的成功實踐。
巡檢司村總平面圖
發掘和利用自然生態和歷史文化優勢,踐行“望山生活”五位一體理念
近年來,巡檢司村河道的渠化硬化、化肥農藥的濫用等破壞了自然本底,前幾年產業發展的滯后和村民的低收入又使得青壯年大量流失,土地撂荒嚴重,房屋日漸凋敝;加之村內基礎設施薄弱,公共服務設施短缺,文化教育落后,鄉土遺產景觀未能得到有效保護。在這些綜合因素的影響下,村民的認同感及歸屬感越來越弱。“望山生活”模式強調生態優先和保護自然,同時充分發掘和利用自然生態和歷史文化優勢,推動鄉村振興。主要措施包括:在系統梳理自然及文化本底的基礎上,對生態、生產、生活空間進行整體規劃設計,重塑鄉村治理秩序,踐行“望山生活”五位一體的理念,即詩意棲居、生態優農、全域旅游、研學實踐與文創藝術。理念的核心在于建立新的城鄉關系與供給策略——生態系統服務,即將人類的生存、健康與自由的福祉,建立在生態系統的安全、健全與豐饒之上,引領人們重新認識鄉村生態系統的價值,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促進城鄉共榮。
構建海綿國土,完善生態基礎設施。本案例中具體措施包括: 一是保護并修復以陂塘—低堰—水圳為核心的古代水利遺產,這些微型水利系統保護了自然的水過程和水格局,實現了水源涵養、地下水回補、雨污凈化、雨澇調蓄,同時滿足生活和生產用水。二是及時阻止了河道的渠化硬化工程,保護自然河床,從而維護水生生物的棲息地,凈化面源污染,補充地下水。三是保護并修復了水口及水口林。水口是村莊的水系交匯處,在其一側營造較高地勢,并種植水口林,在水土保持和防風固沙的同時調節了小氣候。
重拾傳統農業智慧。巡檢司村優農基地通過休耕、輪作、秸稈還田等措施恢復地力;在種植過程中不使用化肥與農藥,確保作物的綠色安全;充分發揮農業空間的復合功能,同期建設開放式竹林養雞場、蜜蜂養殖場等,“以種帶養,以養促種”,從而保護與恢復了健康的農田生態系統。
重塑詩意棲居生活空間。村莊建設總體規劃采用“插隊與拼貼”的形式,即改造舊宅基地,“插隊式”地引入城市居民,并用“拼貼”的方式規劃新民居與服務設施。建筑改造方面汲取徽派建筑采光隔熱、存水去濕的博弈智慧,保留并修復了天井,打通墻體采用落地窗來通風采光,保護原有木雕的同時發揮其去濕功能。對破損的匯秀古橋采用傳統榫卯結構進行修繕,改危橋為廊橋,既保證了建筑材料的可回收利用,又恢復了交通與游憩功能。此外,保護并修復徽饒古道的片石鋪裝,促進雨水下滲,并與快速的區域交通相結合;沿村路修建明渠,與河道連通,解決排水問題,并在出水口設計曝氧池,通過水流與瓦片的碰撞使水體復氧。
打造生態產品。在全域旅游方面,規劃了三公里的遺產廊道與解說系統,串聯了巡檢司村及周邊三個古村落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研學實踐方面,全國市長研修學院在此掛牌,理想人居與鄉土景觀研學也持續開展,成為鄉村振興的現場教育基地。在文創藝術方面,策劃了全國首屆“望山田野舞臺”、中國首個5G鄉村藝術生活館等活動,共獲得5000多萬的關注量,成為中國首個鄉村振興網絡直播基地。
共建鄉村治理秩序。“望山生活”團隊引導并建立了一種由政府、專家、村民和企業共同組成的聯合管理機制,共同討論、審查規劃,監督文化遺產保護和鄉村風貌的提升,推進鄉村衛生及社會秩序的改善。團隊為政府及村集體提供專業知識、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并為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政府與村集體提供政策支持,協調村民利益,讓村民參與共建共享活動,形成了巡檢司村的共建共治模式。
“望山生活”讓詩意棲居、生態優農、全域旅游、研學實踐和文創藝術在巡檢司村生根開花
“望山生活”模式是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帶動了巡檢司村的鄉村振興,在為城市人創造美好生活的同時,自然生態得到了更好的保護和高效利用。
生態系統調節服務大幅提升。保護與改善了巡檢司村的自然生態系統,構建了海綿國土。在整體的水生態、水環境及水資源的大背景下,這些生態基礎設施實現了水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調理,從而綜合、系統、可持續地解決了水問題。建筑設計中充分利用自然的光、水、風等,在大大提高舒適度的同時,盡量減少能耗,慢行系統的保護與修繕也鼓勵了綠色的休閑方式。
帶動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走出了一條不完全依賴國家投入的、可持續商業模式的鄉村振興之路。具體體現為:一是2021年巡檢司村常住人口年均收入較2015年提升了71%。經居民自發修繕與改造的民居數量大大提升,2015年僅有10幢,2021年已達60幢,占總戶數的55%。二是農產品完成優質優價轉型。例如,有機、安全、可溯源的“望山鄣頂”茶,在市場得到了高品質的認可。三是旅游業興旺發展。近年來,老百姓將自己家打造成為特色民宿,油菜花旺季、向日葵與水稻豐收季的民宿入住率達到了80%以上。
新秩序激發鄉村活力。青壯年們選擇回鄉工作,2020年巡檢司村常住人口較2015年增加了54%,戶籍人口增加了24%。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得到完善,富有地方特色傳統的村容村貌得到修繕、千年徽饒古道受到保護,三百年古廊橋被修復,受雨澇之困的村道成為了擁有流水景觀的美麗街道。
文化遺產得到保護。物質類、非物質類文化遺產在遺產廊道的體系下被系統保護,當地人逐漸認識到了本土自然系統和文化景觀的價值,增強了對腳下土地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村民們更加體會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解并接受了一種建立在健全的自然生態系統之上的、低碳可持續的美學觀,認識到在保護中利用自然才是振興鄉村的長久之計。
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在實現鄉村振興和城鄉共榮方面的啟示
通過實踐表明,以“保育本底、植入激活、新舊共生、與民共榮”為理念的巡檢司村“望山生活”模式,在鄉村振興等方面帶來諸多啟示:
讓城市人獲得優質生態系統服務的同時,帶動鄉村振興,是減少城鄉差別、實現城鄉共榮的有效途徑。大城市病給城市居民帶來對生態系統服務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鄉村富足的生態系統服務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兌現。本案例通過恢復生態系統,推廣了綠色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建立了生態系統服務和人類福祉之間的聯系,形成了可持續、可復制的鄉村振興模式。該模式通過市場化途徑,實現了生態補償和轉移支付,在讓城市人充分認識鄉村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享受鄉村生態系統服務的同時,帶去了知識和財富,從而使凋敝的鄉村經濟得以振興,使“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實現了脫貧不返貧的可持續發展。本案例體現的模式與理念推動了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在中國的本土化發展,為其他地區的農村治理和鄉村振興提供了經驗和借鑒。
從中國傳統生態智慧層面豐富了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內涵。如何健全巡檢司村自然本底,保護和恢復其生態系統,重建韌性景觀,可以從徽州傳統生態智慧中得到啟示。村中一系列的海綿景觀既是先民適應旱澇的智慧,更是婺源地緣社會及鄰里關系和諧共生的體現,是幾千年來以生命為代價換來的經驗和傳統生態智慧在大地上的烙印。然而,這種合理利用自然的生態智慧隨著工業文明的發展在中國廣大鄉村被逐漸遺忘甚至摒棄。實踐證明,這種來源于生存經驗的智慧可以適應季風氣候,部分方法也適用于世界其他地區,傳統生態智慧轉化成的科學的實踐方案迎來了向全球推廣的機遇。
“望山生活”模式為全球鄉村建設提供中國范式。鄉村凋敝作為一種世界性難題,各個國家均對鄉村建設的模式進行了探索,如“英格蘭鄉村發展計劃”、德國“城鄉等值”理念、美國的城鄉共生及“生態村”建設模式、日本的“造村運動”及“一村一品運動”等。在全球鄉村建設進程中,作為一種市場化的發展模式,利用富裕階層對優質生態服務和文化資產的支付意愿,兌現綠水青山和鄉愁的經濟價值,在不破壞和不消耗自然和文化資產的前提下,創造就業與經濟價值,實現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可持續發展。當前,中國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鄉村面臨的建設之路更為復雜,而“望山生活”模式的成效可圈可點,值得被持續研究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