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社
AP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
1892年美聯社正式成立於伊利諾州,目前總社設於紐約。美聯社是一個合作性的非營利組織,在美國本土采會員制,會員繳交會費并發送新聞稿至總社,總社則免費提供各地新聞資訊給會員。而國外報紙、電臺、電視若要獲得新聞則須繳費訂購。
(網址:http://www.ap.org/ )
合眾國際社
UPI合眾國際社(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合眾國際社是目前世界上獨立經營的最大通訊社,由於它是營利機構,可說是真正「賣新聞」的通訊社。它的總社設在紐約。除了發出新聞電訊稿之外,它還有幾家附屬機構,如「聯合特稿通訊」(United Feature Syndicate)專門提供各報社漫畫、專欄文章等特稿。
(網址:http://www.upi.com/ )
法新社
AFP法新社(Agence France-Press)
法新社的前身為哈瓦斯社,於1835年創立於法國巴黎。二次大戰後,法國政府將所有的電訊社包羅哈瓦斯社合并為現在的法新社,并給予官方的補助。法新社除了發送一般新聞稿外,也提供工商行情、時尚流行及其他特稿。
(網址:http://www.afp.fr )
路透社
Reuter路透社(the Reuter Led.)
路透社是英國最早的一家通訊社,由Paul Julius Reuter於1851年在倫敦創社。路透社主要在采訪國外新聞,然後提供給英國國內的報紙、廣播及電視,同時也將這些新聞發送給國外的訂戶。
(網址:http://www.reuters.com/ )
俄通社-塔斯社
俄通社-塔斯社(Information Telegraphic Agency of Russia-TASS)
俄羅斯國家通訊社。外文簡稱 ITAR-TASS。塔斯社是前蘇聯國家通訊社,國際性通訊社之一。前身是1917年11月18日成立的俄國彼得格勒通訊社。
1918年與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所屬的新聞局合并,命名為俄羅斯通訊社,簡稱羅斯塔.1925年 7 月10日改名塔斯社。總社設在莫斯科。1990年有工作人員5000人,國內有80多 個分社和記者站,記者500多人,向4000多家報紙、電臺和電視臺供 稿。國外有 120 個分社,駐外記者220人。對外用俄、英、俄 通社-塔斯社大樓法、西班牙、葡萄牙、德、意、阿拉伯8 種文字發稿,向115個國家和地區的新聞機構或商務代表處提供新聞或經濟信息。
蘇聯解體后塔斯社歸屬俄羅斯聯邦新聞中心辦理。1992年1月22日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簽署命令,塔斯社同前蘇聯新聞社的一部分合并,組建新的國家通訊社——俄羅斯通訊社;同時,在俄通社中保留獨立的塔斯社機構。同年 1 月30日開始以俄通社-塔斯社名義發稿。
其前身是1917年11月18日成立的彼得格勒通訊社,1925年7月10日定名為塔斯社。
在蘇聯時期,塔斯社和各加盟共和國通訊社在蘇聯國表里組成了一個統一的新聞通訊系統,并在100多個國家設有分社,在蘇聯國內有記者500多名。它晝夜以電傳方式向國表里播放國際國內消息、體育消息,并印發新聞電訊稿和活頁新聞。它還向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的3700多家報紙、50家電臺和80家電視臺以及70個國家的300個機構播發消息,用俄、英、西、法、德、阿拉伯等六種文字對外播發消息。
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總統葉利欽于1992年1月22日簽署命令,在塔斯社與俄新社的基礎上成立俄羅斯新聞通訊社,簡稱俄通社。同時,俄通社中建立獨立的塔斯社機關,負責協調獨聯體各國新聞事宜。自1992年1月30日零點起,塔斯社播發的新聞稿已正式采用俄通社-塔斯社電頭。
(網址:http://www.itar-tass.com/ )
新華社
新華社,全稱新華通訊社(Xinhua News Agenc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通訊社,世界大通訊社之一,提供實時文字新聞、經濟信息、新聞圖片圖表等,同時也是中國大陸法定新聞監管機構。新華社在世界各地有一百多個分社,在中國大陸的每個省市自治區都設有分社,有的省市自治區還設有支社。新華社是中文(漢語)媒體的主要新聞來源之一,同時使用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和葡萄牙文發稿。
新華社的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與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同時成立的紅色中華通訊社(簡稱「紅中社」),在紅軍事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曾被改為新聞臺,后于1937年4月在延安被改名為新華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新華社遷往北平(北京),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通訊社。1982年8月23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決議,定新華社為國務院的一個部級機構。1988年,新華社被改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總社設在北京。
埃菲通訊社
埃菲社(Agencia EFE )于1939年1月西班牙內戰結束前創建,是西班牙最大的通訊社,也是全世界所有講西班牙語國家中規模最大的通訊社,被稱為世界五大通訊社之一。總社設在馬德里,在國表里均設有分社。埃菲社于1939—1968年,先后收買了法夫拉、法羅、費布斯、和真實等通訊社的股份,并始終保持股份公司的形式。
菲社設有董事會。董事長兼社長,直接領導由七個主要業務和行政部門負責人組成的主任委員會。其主要采編業務部門有:(1)埃菲社,即國際新聞部;(2)西弗拉社,即國內新聞部;(3)阿爾菲爾社 ,即體育新聞部;(4)格拉菲卡圖片社,即新聞攝影部;(5)真實社,即特稿部。1978年2月以前,埃菲社以上述5個通訊社的名義發稿。后來,該社播發的一切新聞統一使用埃菲通訊社的電頭。
埃菲社和路透社合資的孔特爾薩通訊社,專管經濟、金融方面的報道. 1976年9月,該社實現了全部采編、廣播系統的現代化,稿件多為綜述性新聞,很少有單獨的國際評論。新聞主要通過電傳和衛星線路播發。埃菲社在國外設立的分社分布于五大洲,主要分社有以巴拿馬為總部的中美洲通訊社及在亞洲的北京、東京、馬尼拉、新德里、香港和曼谷分社。
至1995年,該社的總人數達2000多人,在世界上100多個城市派有該社記者。埃菲社的營業額位居拉美通訊社首位。埃菲社還設立了每年頒布一次的西班牙國王國際新聞獎。埃菲社與美聯社、合眾國際社、路透社、法新社、塔斯社以及拉美社都簽有交換新聞的合作協定。
1977年12月31日,埃菲社與新華社簽署了新聞交換合作協定。
(網址:http://www.efe.es/ )
共同通訊社
日本共同通訊社(Kyodo News Agency)簡稱共同社,于1945年11月1日成立,其前身是1936年成立的同盟通信社。它是日本最大的通訊社,社團法人組織。該社實際上是半官方的通訊社,其報道在必然程度上反映了日本政府的意圖。
該社自稱是“日本全國的報社、廣播電臺采取合作形式組織的、以收發消息為目的的共同組織”。正式加入該社的新聞機構——加盟社有63個(絕大多數是地方報紙,還有日本廣播協會)。“準社員社”有16個,包羅《朝日新聞》、《每日新聞》和《讀賣新聞》等。全國還有100個電臺、電視臺和其它新聞機構同它建立了合同關系。
共同社每天發稿60萬字,傳真照片80張。每天24小時工作,重大新聞隨時播發“快訊”。除播發國表里重要消息外,還大量報道經濟、社會新聞,體育新聞。并有為各新聞機構和企業辦事的經濟專線。此外還向各地方報紙發布特稿,內容包羅評論、體育、文藝、家庭問題、兒童問題等,甚至還發連載小說、漫畫和謎語。各報可按照合同選用和約稿。共同社對外廣播只有英文一種,分有線和無線兩種,有線每天發40條,無線每天發110條。此外還向航行中的日本船只廣播日語新聞。
共同社還向日本總理府、內閣調查室、外務省、通產省、防衛廳、東京都廳、警視廳等10多個政府機構提供資料,并受外務省的委托向日本駐外機構播送國內新聞。此外,還出版《世界年鑒》等。
(網址:http://home.kyodo.co.jp/ )
中文網址:http://china.kyodo.co.jp/
時事通訊社
時事通訊社(Jiji Press,簡稱時事社)是日本第二大通訊社。1945年11月1日成立,其前身是同盟通訊社。1945年10月同盟社閉幕后,以該社海外局和經濟局為基礎設立了時事社。
時事社每天播發國內、國際新聞,重大新聞隨時發“快訊”。經濟新聞頗有特色。“經濟信息專線”每天向企事業單位提供大量商情、股市等信息。該社還出版《世界周報》、《時事周刊》、《時事解說》和《時事年鑒》等刊物。
總社設在東京。在中國北京派有常駐記者。1980年同新華社簽署了新聞合作協定。
安莎通訊社
安莎通訊社全稱全國報紙聯合通訊社(ANSA),簡稱安莎社,1945年由意大利57家日報聯合組成,實際是半官方通訊社。意大利政府部門和國家機關的重要新聞與消息,通常都是由它發布的。前身是法西斯統治時期的斯蒂法尼通訊社。
該社總部設在羅馬,總社設有編纂部、行政部、人事部、商業部、技術部、電腦中心和攝影圖片部七大部,每天24小時用意、法、英、西4種文字向國表里播發新聞。此外還發行宗教專題新聞稿和其它專題材料。其主要供稿對象是中美和南美地區。
“客不雅”和“事實素材”豐富是安莎社新聞的主要特色,它很少播發評論性新聞,一般通過取舍內容來表達其不雅點。新聞內容包羅政治、經濟、外貿和市場信息、旅游、文化體育、科技、社會等方面。近年來安莎社對其新聞作了很大改革,加強了新聞預報、國表里簡訊、報刊摘要、外貿與市場行情、出口商品形勢分析、外匯匯率等欄目,并大大加強了經濟新聞與信息的報道。
安莎社同世界67家通訊社簽有交換和使用新聞的合同,包羅法新社、合眾國際社和路透社等。 該社同新華社多年來一直保持著友好的合作關系。1963年兩社簽訂了互相提供圖片的合同。1971年彼此派常駐記者。1978年簽訂兩社新聞合作協定。
(網址:http://www.ansa.it/ )
韓國聯合通訊社
創建于1981年的聯合通訊社繼承了近40年來韓國傳媒對外窗口的作用,將國表里的最新信息與新聞迅速準確地發布到各地,為增進顧客利益和國家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88年8月聯合在韓國傳媒中率先實現了新聞采寫、發送系統的電算化,全年365天24小時不間斷地提供著內容充實的新聞辦事。
特別是,聯合還成功地履行了88年漢城奧運會、2000年亞歐會議(ASEM)、2002年韓日世界杯的指定通訊社工作,目前聯合正面向亞太時代與21世紀展翅高飛。
* 2003年“關于振興新聞通訊的法律”出臺,聯合通訊社被指定為國家基干通訊社。
聯合通訊社在華盛頓、巴黎、莫斯科、東京、北京等全球16個主要地區派駐了19名特派記者,通過“韓國的眼睛”將世界各地的現場消息迅速發回國內。
除以上5個地區外,聯合的海外記者站還有紐約、洛杉磯、香港、曼谷、柏林、布魯塞爾、開羅、河內、倫敦、上海、日內瓦等。特別是,聯合還與美聯社、合眾社、法新社等西方主要通訊社以及俄羅斯、東歐、中國、日本、中東地區的世界40多家通訊社簽訂了新聞交流合作協定,發揮著韓國與世界間的橋梁作用。2002年12月還與北韓中央通訊社簽訂了新聞交流合作協定。
聯合通訊社還擔負著將國內新聞播發給海外的窗口作用。
將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領域的國內重要新聞翻譯成英文,向全球提供新聞辦事。
聯合的英文新聞局目前正向世界40余家外國通訊社、53家韓國駐外使館和主要國際機構提供英文新聞辦事,報道日新月異的韓國社會的各個方面。
聯合通訊社在韓國傳媒中擁有最大的地方新聞采集網。在全國10個支社派駐了100余名記者,奔波于各地新聞現場,迅速向讀者提供內容豐富生動的地方消息。特別是,聯合還自封為“提供地方新聞的尖兵”,為迎接地方化時代的到來,正全力以赴提供各種可增進地方居民利益和促進地方社會發展的新聞。
國際文傳電訊社
國際文傳電訊社(Interfax),俄羅斯非官方的通訊社,總部設在莫斯科,成立于1989年向公開化標的目的發展的蘇聯,目的是打破官方控制的塔斯社對新聞的封鎖。
國際文傳電訊社主要關心歐洲、獨聯體以及亞洲等地的新聞,并在倫敦、紐約、北京、上海等城市設有分社。
上一篇:長城汽車(GWM)更換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