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平面 設計 基礎包括什么
構成平面設計的基礎要素包括:內容要素:文字、插圖、標志等;形式要素:畫幅、邊框、色塊等;關系要素:形狀關系、位置關系、面積要素、方向關系、層次關系等。
1.內容要素
內容要素包括文字、插圖、標志等,其在轉化成畫面的過程中,必須將文字、插圖、標志等轉化為點、線、面等,并遵循平面構成的原理。在轉化過程中,應以信息傳達為第一要務,不能單純為了形式美而忽視信息內容的傳達。
2.形式要素
①畫幅。面幅主要是從尺度和形態上影響構圖。因此,在進行構圖時必須考慮畫幅的尺度和形態。
②邊框。邊框主要是指畫幅的邊緣,在設計時必須要對其進行線性處理,這樣可起到限定畫幅、強化畫面、增強視覺沖擊力的作用。
③色塊。底子是指一定面積的色塊或圖形形象,在畫面中主要是為了襯托主體形象而存在的。
3.關系要素
關系要素與內容要素、形式要素是密不可分的,內容要素、形式要素均呈現出獨立的形態。要將這些獨立的形態恰當地融合在一起必須要處理好相互之間的關系,并且要正確突出和強化主要形態,處理好次要形態,從而使兩者形成一定的視覺秩序,以便更好地完成視覺傳達功能。
①形狀關系。主要是指設計要素的大小、長短、寬窄、方圓、曲直等形態差異。
②位置關系。在畫面中心位置往往是最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點。要將重要內容放在其中。同時采用位置的相離、相接、相疊等或密集或疏離的關系。引起人們的注意。
③面積關系。不同的面積會引起人們的不同注意,進而形成視覺沖擊。通常來說,整個畫幅由正形和負形組成。正形通常是指設計要素,而負形則指地子等襯托正形的要素,它們所占的面積大小均有所不同。若是將其進行變化,也可將正、負形進行轉化。
④方向關系。通過方向的變化與差異也可以營造出不同的注意力。其中,對比性較強的方向注意值較高,而對比性較弱的方向則更具秩序感。各形態之間的方向有橫豎、正斜、平行、成角等差異。
⑤層次關系。層次的重疊可使平面營造出三維的效果,并形成先后的變化。其中前進感較強的為第一層次,適合安排些主要形態后退感較強的為第二和第三層次,適合安排些次要形態。
組成平面設計的元素
1、概念元素,所謂概念元素是那些不實際存在的,不可見的,但人們的意識又能感覺到的東西。例如我們看到尖角的圖形,感到上面有點,物體的輪廓上有邊緣線。概念元素包括:點、線、面。
2、視覺元素:概念元素不在實際的設計中加以體現,它將是沒有意義的。概念元素通常是通過視覺元素體現的,視覺元素包括圖形的大小、形狀、色彩等。
3、關系元素:視覺元素在畫面上如何組織、排列,是關系元素來決定的。包括:方向、位置、空間、重心等。
4、實用元素:指設計所表達的含義、內容、設計的目的及功能。
平面設計的術語
1.和諧:從狹義上理解,和諧的平面設計是統一與對比兩者之間不是乏味單調或雜亂無章的。廣義上理解,是在判斷兩種以上的要素,或部分與部分的相互關系時,各部分給我們的感覺和意識是一種整體協調的關系。
2.對比:又稱對照,把質或量反差很大的兩個要素成功的配列在一起,使人感覺鮮明強烈而又具有統一感,使主體更加鮮明、作品更加活躍。
3.對稱:假定在一個圖形的中央設定一條垂直線,將圖形分為相等的左右兩個部分,其左右兩個部分的圖形完全相等,這就是對稱圖。
4.平衡:從物理上理解是指的重量關系,在平面設計中指的是根據圖像的形量、大小、輕重、色彩和材質的分布作用與視覺判斷上的平衡。
5.比例:是指部分與部分,或部分與全體之間的數量關系。比例是構成設計中一切單位大小,以及各單位間編排組合的重要因素。
6.重心:畫面的中心點,就是視覺的重心點,畫面圖像的輪廓的變化,圖形的聚散,色彩或明暗的分布都可對視覺中心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