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點意創品牌設計信息共享:(中國食物鏈)
你可以看到這個“李小龍”的形象和字體變得更有動感。這與之前的“標準化”設計相比,明顯強調個性和張力,字體和圖形的風格也更趨于中國風。
漢字的濃墨重彩凸顯了中式快餐的味道
如果有不知道功夫是誰的朋友,我只能說你的人生太神仙了。這套功夫創立于1990年,起源于東莞長安鎮。2004年6月19日,廣州首家“功夫”原創蒸飯店開業。現在它應該成為國內快餐行業的領導者
餐飲業的一些變化
但是,你可以看到,近幾年餐飲業全面開花。一方面欣欣向榮,另一方面競爭加劇。很多餐飲品牌都默默倒下了。在餐飲圈,更換周期變短了,前幾天作為客人。參加了餐飲設計院的線下分享活動,在這里給大家講講市場變化和品牌設計風格的轉變
首先是90年代后餐飲市場的變化:
1.高度依賴網絡
2.敢于嘗試新事物
90后喜歡看《快樂大本營》 《極限挑戰》這樣的大型娛樂節目,網站喜歡看bilibili這樣的小圈子文化之類的東西。他們不追求卓越,只追求快樂,餐飲也是如此,忠誠度變低,對新鮮餐飲的好奇心變強。
3追求感官至上,喜歡高價值產品
47.3%的90后在做消費決策前會先考慮產品形態和風格,而餐飲行業會更注重店鋪的品牌形象和店鋪裝修
4.理性的經濟人,只買對的,不買貴的
當時看到這個數據就害怕了。原來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理性的選擇事物,說明好的東西真的更容易被這些分數和評論推高
5.更傾向于社交
(以上內容參考零咨詢數據)
在設計方面,我們服務的客戶需求趨勢也發生了變化
中餐廳的特色主題是熱。最終,大家都更加關注傳統文化,前人留下的文化借鑒也成為了很多極具潛力的經典素材
真功夫的設計升級說明了幾點:
1.形象更加生動,意在爭取更年輕的一批消費者
2.更加精細和細分的細分,餐飲很難有壟斷
這里有一個更有趣的例子
這兩家餐廳都是廣州知名品牌,也是同門。當“真正的功夫”快餐只有一家的時候,“72街”在快餐上有血性的做法,是在“口味更重”的定位上。所以菜品的設計有一種傾向(對于外國人來說,“72街”的味道更重更適合,真正的功夫更廣更輕),但是現在的餐飲就是全部。
3.得益于西餐高冷模式的新中式餐廳的崛起,嚴重缺乏人情味,而中國文化的根基卻更加穩固。現在大家應該都覺得往年帶來的西餐廳數量減少了不少(最明顯的是肯德基和麥當勞的減少和升級),而老奶奶家、牛腩雕、西方少爺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中餐廳的火爆,說明中餐廳的博大精深,說自己是世界第一也是無罪的
這些特征的變化都說明了人們心理需求的變化,也體現了從品味-樂趣-民族文化的思維來提升品牌意識。以前都覺得外國的東西先進,信息渠道暢通,讓中國人意識到本土文化的重要性,民族的自我實現和認知意識也越來越強。(我說以前從韓國回來,看到用來做一碗泡菜的xx粉就好笑,中國的千年餐飲文明比一碗泡菜還慘。中國只差一波大的品牌審查和品牌升級。現在中國人的品牌意識越來越強,自我文化的積累只會越來越強。我們有西方的形式感理論和這些不可復制的文化遺產,絕對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