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業,尤其是老板,在給產品命名的時候過于注重自己的感受,忽略了產品其實是為別人做的,賣給別人的。如果有人想要這個產品,他必須對品牌有好的印象,企業要考慮品牌名稱的感受,而不是老板自己的感受。比如給孩子的產品起個名字,要考慮孩子會不會喜歡。孩子可以是“奇葩飯”,而不是“鱷魚”。消費者在消費的那一刻是感性的,所以這一刻一定要抓住自己的心。所以命名的時候要考慮別人的身份,而不是自己的身份。
金庸小說中很多武俠人物的名字和書中的情節是一致的。你不能把他書中的人物和瓊瑤小說中的人物相提并論。另外,我們都看過《水滸》。宋江、林沖、李悝jy這三個人物形象與人物名字有很大的關系,這些人物在每一個讀者心中都有一個理解模型,但大家的理解卻出奇的一致,這就說明了人物名字與其內涵之間的關系的重要性。也說明作者對這些人物的命名不是基于自己的喜好,而是基于讀者的社會認同。
品牌延伸名稱也是有限的
還有一個問題,因為企業太過自我認同,忽略了在市場中成長的時間。為什么這么說?你的名字像你的產品嗎?比如我生產食物,名字聽起來像藥,這是命名上的錯誤。食品名稱和產品之間的相關性要求更高。這個名字是不是更受大家歡迎?如果有很多品牌名稱,其中一個比較受歡迎,那個品牌會更好。比如一個女生不能叫“孔師傅”,因為傅師傅是男的。其他女生雖然在家做飯,但你叫她孔師傅她就是不喜歡。但是,如果你告訴大家孔師傅做的面很好吃,大家都會服氣,因為說到廚師,大家的腦子里絕對是男廚師的形象。因此,消費者完全從情感上接受品牌名稱。第三,我們的產品感性理性。比如冰淇淋、飲料等快速消費品,都是很感性的產品。如果感性產品需要一個非常理性的名字,消費者是不會輕易接受的。比如不能說三菱重工賣啤酒,啤酒是感性產品,而三菱重工是一個很理性的詞,所以從理性到感性的過渡是很難的。比如孔師傅可以賣茶飲料,海爾不行,因為這兩個品牌都是感性品牌和理性品牌,他們所代表的品牌概念早已固化在消費者的腦海里。感性認同可以轉移,理性認同難以轉移。因此,我們必須考慮我們選擇的名字在消費者心目中是感性的還是理性的。
名字和提升身份的速度有關
還有一個命名品牌的記憶速度問題。命名時要考慮開合音,因為后一個詞落在開合上的記憶是不一樣的,不同的名字記憶速度也不一樣。有些名字記一次,有些名字記不了十次。每次看到他們都要問“那是什么?”不記得了。所以名字一定要考慮內存的速度。如果一個品牌以Forecast先生的名字命名,可能要花費1000萬廣告費才能被記住。但是如果你有一個特別好記的名字,你可能只需要100萬就被別人記住了。這不僅僅是投入的不同,還有時間和效果的不同。一旦產品市場上升,你的產品名稱不容易記住,別人就很容易在品牌名稱上領先,搶占更大的市場。結果你就是做不了大的,只能做小的。因此,品牌名稱必須從市場的角度來考慮,才能贏得市場。
上一篇:品牌勢能命名法
下一篇:辰龍的文化借勢